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平台首页
立格文摘
学术论文
专家学者
法学图书
成果
机构
学者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摘要
全部
期刊文献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科技报告
法学文摘——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021年第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论行政裁判中的请求权方法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状检视及路径优化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人民调解法》的历史使命与人民调解的创新发展
论庭前证据调查准备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制度之构建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论行政裁判中的请求权方法
周刚志
杜阳
摘要:
我国当下行政裁判实践中,主要存在“行政行为分析方法”与“行政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民法上成熟而严谨的“请求权方法”可以引入行政裁判,通过行政法上“公法权利之甄别”、“请求权基础之检索”和“公法限制之审查”等步骤予以适用。当下的行政裁判上请求权分析方法还存在“规范缺失”、“视野偏狭”等问题,需要与传统的行政行为分析方法相对接,并适当引入“正当程序”和“公共政策”等考量因素,使其充实并完善。
关键词:
行政裁判
请求权
行政行为
行政法律关系
论文出处:
《政治与法律》 2021年2期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状检视及路径优化
李义松
刘永丽
摘要:
在我国,通过司法途径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救济的制度目前主要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两种。在试点结束、全面推行、摸索发展的阶段,为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预设功能和积极效益,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全面检视。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诉讼模式、立法变迁及司法现状等方面,对其运行的历史现状进行梳理,进而对环境公益诉讼现存问题及其本质成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法律规范不足、程序启动随意、诉讼地位不明等突出问题。继而提出通过构建诉前审查机制和判后监督机制,借助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取证和监督执行;完善诉讼规则,确立管辖标准,建立庭前专家会议;设立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其他相关诉讼的衔接机制等优化举措。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检察环境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衔接机制
论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朱孝清
摘要:
目前,刑事诉讼法和监察法衔接中的多数问题已取得共识,但仍有些问题尚存争议。为保证'两法'顺利衔接,有必要明确以下争议问题。我国监察法确立了与刑事诉讼法相同的证据制度。检察机关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不应办理立案手续,但监察机关应区分涉嫌职务违法的立案与涉嫌职务犯罪的立案。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般的拘留和特殊的拘留这两种拘留,检察机关对已留置的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是特殊的拘留。对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有两种退查模式:一种是刑事诉讼程序内部的退查,采取'人案一体、人随案走';另一种是监察机关调查的职务犯罪案件的退查,采取'人案暂时分离、案退人不退'。对认罪认罚的职务犯罪案件应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否从宽及从宽幅度的把握要依法依规、审慎准确、规范周到,注重效果。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监察法
衔接
论文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1年1期
《人民调解法》的历史使命与人民调解的创新发展
范愉
摘要:
一、《人民调解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在《人民调解法》制定颁布十年之际,回顾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了解这部法律的成因和立法目的,客观评价其历史意义、作用及局限性,有利于推动人民调解事业在新时代继续创新发展。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法治秩序初建之际,经过一个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反复探索.
关键词:
人民调解法
法治秩序
摸着石头过河
立法目的
历史背景
历史使命
新世纪
客观评价
论文出处:
《中国司法》 2021年1期
论庭前证据调查准备
万毅
摘要:
庭前证据调查准备是一套在法官主持下,以庭前会议为作业平台,内含了控、辩、审三方互动合作及对抗而形成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诉讼工作机制,其关系着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效果。证据展示是庭前证据调查准备的基础与前提,包括了以'重要者优先'为原则的展示顺序,以控、辩双方为主的展示主体以及拟在庭审中出示的证据为限的证据展示内容。庭前调查准备的核心与内容涵括整理证据和归纳争点两部分。其中,整理证据是在遵循'表态而不论证''补漏而不辩真''说明而不证明'三项标准的基础上对证据的种类、证据形式、证据来源、拟证明的对象和内容及人证出庭名单进行梳理。而归纳争点即是法官在进行证据整理后以此为基础归纳案件争点,便于庭审时以争点为庭审实质化审理的重点。争点可依其自然形成之状态划分为证据争点、事实争点与法律争点。此外,庭前证据调查准备亦涵盖调查新证据与排除非法证据两个专门事项。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据调查
证据展示
证据整理
争点
庭审调查
论文出处:
《东方法学》 2021年1期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制度之构建
李昌盛
李艳飞
摘要:
与德国认罪协商制度构筑于辩方查阅案卷之上相契合,美国越来越多的州趋向让控方在有罪答辩前开示更多证据信息。认罪前开示证据具有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认罪自愿性和明智性、促成诉讼合意、制约权力滥用的多重价值,但也会带来妨碍侦查、危及证人安全等风险。美、德经验表明,认罪合意程序应让控方在认罪前开示证据,同时适当限制控方开示证据的范围、方式、时间,并为开示争议提供司法救济。当前,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探索存在范围不明、方式阙如、救济机制缺失等问题。未来的证据开示制度宜在借鉴美、德经验的基础上,从开示条件、范围、方式、救济机制方面予以构建。
关键词:
认罪认罚
证据开示
阅卷制度
协商性司法
认罪自愿性
论文出处:
《河北法学》 2021年9期
法学文摘——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导出
2021年第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论行政裁判中的请求权方法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状检视及路径优化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人民调解法》的历史使命与人民调解的创新发展
论庭前证据调查准备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制度之构建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论行政裁判中的请求权方法
周刚志
杜阳
摘要:
我国当下行政裁判实践中,主要存在“行政行为分析方法”与“行政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民法上成熟而严谨的“请求权方法”可以引入行政裁判,通过行政法上“公法权利之甄别”、“请求权基础之检索”和“公法限制之审查”等步骤予以适用。当下的行政裁判上请求权分析方法还存在“规范缺失”、“视野偏狭”等问题,需要与传统的行政行为分析方法相对接,并适当引入“正当程序”和“公共政策”等考量因素,使其充实并完善。
关键词:
行政裁判
请求权
行政行为
行政法律关系
论文出处:
《政治与法律》 2021年2期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状检视及路径优化
李义松
刘永丽
摘要:
在我国,通过司法途径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救济的制度目前主要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两种。在试点结束、全面推行、摸索发展的阶段,为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预设功能和积极效益,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全面检视。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诉讼模式、立法变迁及司法现状等方面,对其运行的历史现状进行梳理,进而对环境公益诉讼现存问题及其本质成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法律规范不足、程序启动随意、诉讼地位不明等突出问题。继而提出通过构建诉前审查机制和判后监督机制,借助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取证和监督执行;完善诉讼规则,确立管辖标准,建立庭前专家会议;设立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其他相关诉讼的衔接机制等优化举措。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检察环境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衔接机制
论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朱孝清
摘要:
目前,刑事诉讼法和监察法衔接中的多数问题已取得共识,但仍有些问题尚存争议。为保证'两法'顺利衔接,有必要明确以下争议问题。我国监察法确立了与刑事诉讼法相同的证据制度。检察机关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不应办理立案手续,但监察机关应区分涉嫌职务违法的立案与涉嫌职务犯罪的立案。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般的拘留和特殊的拘留这两种拘留,检察机关对已留置的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是特殊的拘留。对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有两种退查模式:一种是刑事诉讼程序内部的退查,采取'人案一体、人随案走';另一种是监察机关调查的职务犯罪案件的退查,采取'人案暂时分离、案退人不退'。对认罪认罚的职务犯罪案件应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否从宽及从宽幅度的把握要依法依规、审慎准确、规范周到,注重效果。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监察法
衔接
论文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1年1期
《人民调解法》的历史使命与人民调解的创新发展
范愉
摘要:
一、《人民调解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在《人民调解法》制定颁布十年之际,回顾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了解这部法律的成因和立法目的,客观评价其历史意义、作用及局限性,有利于推动人民调解事业在新时代继续创新发展。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法治秩序初建之际,经过一个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反复探索.
关键词:
人民调解法
法治秩序
摸着石头过河
立法目的
历史背景
历史使命
新世纪
客观评价
论文出处:
《中国司法》 2021年1期
论庭前证据调查准备
万毅
摘要:
庭前证据调查准备是一套在法官主持下,以庭前会议为作业平台,内含了控、辩、审三方互动合作及对抗而形成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诉讼工作机制,其关系着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效果。证据展示是庭前证据调查准备的基础与前提,包括了以'重要者优先'为原则的展示顺序,以控、辩双方为主的展示主体以及拟在庭审中出示的证据为限的证据展示内容。庭前调查准备的核心与内容涵括整理证据和归纳争点两部分。其中,整理证据是在遵循'表态而不论证''补漏而不辩真''说明而不证明'三项标准的基础上对证据的种类、证据形式、证据来源、拟证明的对象和内容及人证出庭名单进行梳理。而归纳争点即是法官在进行证据整理后以此为基础归纳案件争点,便于庭审时以争点为庭审实质化审理的重点。争点可依其自然形成之状态划分为证据争点、事实争点与法律争点。此外,庭前证据调查准备亦涵盖调查新证据与排除非法证据两个专门事项。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据调查
证据展示
证据整理
争点
庭审调查
论文出处:
《东方法学》 2021年1期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制度之构建
李昌盛
李艳飞
摘要:
与德国认罪协商制度构筑于辩方查阅案卷之上相契合,美国越来越多的州趋向让控方在有罪答辩前开示更多证据信息。认罪前开示证据具有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认罪自愿性和明智性、促成诉讼合意、制约权力滥用的多重价值,但也会带来妨碍侦查、危及证人安全等风险。美、德经验表明,认罪合意程序应让控方在认罪前开示证据,同时适当限制控方开示证据的范围、方式、时间,并为开示争议提供司法救济。当前,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探索存在范围不明、方式阙如、救济机制缺失等问题。未来的证据开示制度宜在借鉴美、德经验的基础上,从开示条件、范围、方式、救济机制方面予以构建。
关键词:
认罪认罚
证据开示
阅卷制度
协商性司法
认罪自愿性
论文出处:
《河北法学》 2021年9期
版权所有 ©2024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
与
或
非
与
或
非
与
或
非
时间:
-